遵义会议后的“打鼓新场风波”
www.jjjtsb.com?2012-01-29 17:04? 刘 良?来源:《辽宁日报》 我来说两句
这封电报,显然是林彪的意见。朱德看了电文后,转交给毛泽东看。朱德认为,林彪的意见可行。他对毛泽东说:“二进遵义,部队打得痛快,士气很高,上上下下,求战心切。前些日子敌周浑元部避战不出,红军没捞到仗打,一、三军团休整了十来天,想打仗了。 ” 看到朱德有些兴奋的样子,毛泽东则摇了摇头。自从进驻荀坎,“打鼓新场”这个怪地名引起毛泽东的特别注意。最近几份破译敌人的电报表明,黔军、滇军已纷纷向打鼓新场集结,蒋介石也很看重那个地方,认为是 “共军西窜必经之地”。林彪是他一手栽培的爱将,然而这位年轻的军团长,却往往缺乏对敌情准确的侦探和细致的分析,常突发一些怪念头。土城战役决策的失误,皆因林彪提供了不准确的情报。这一仗的开战失利和战斗过程中的被动以至于所遭到的重大损伤,在毛泽东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。于是,毛泽东劝告朱德,不可贸然进攻打鼓新场,建议召开军委会议认真研究一下。 朱德把电报交给张闻天、周恩来、王稼祥等传看,尔后召开紧急会议对林彪的建议进行讨论。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。近20位与会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。朱德的意见举足轻重。他发言说:“林聂的建议,我们似可考虑。打鼓新场是通黔西的必经之地,如果攻占了这个战略要地,对我们西进极为有利。 ” 会上,毛泽东陈述了自己的反对理由:打鼓新场附近“不仅有周浑元、吴奇伟的两个纵队,而且还有孙渡的四个旅,如果红军对驻守打鼓新场的黔军实施攻击,那么面临的敌军将不只是黔军,而是蒋介石在黔的全部兵力,进攻一开始就将有迅速被敌人围困的危险。 ” 尽管毛泽东再三阐述自己的见解,无奈众人未被说服,争论的结果是大家都赞成攻打打鼓新场,仅毛泽东一个人持反对意见。 在军事指挥问题上,出现不同意见是屡见不鲜的事。在毛泽东的戎马生涯中,以一人之见反对大多数人的意见也不是头一回。在赣南会议、宁都会议上,毛泽东都处于少数的地位,但他都服从了大局,等待历史的结论。而现在的情况不同,前有堵截之敌,后有尾追之兵,红军又处于穷乡僻壤之间,稍有不慎,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。毛泽东不肯轻易退出,用要挟的口吻说:“你们硬要打,我就不当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了! ” 虽然在座的都是中央和军委的领导,但毕竟都是中青年人,平时相处也很随便。张闻天一见毛泽东要撂挑子,也急了,说道:“你不干,就不干吧。 ” “好,我不干! ”毛泽东气呼呼地走了。 这一走,反而闹得更僵。经过表决,众人不仅采纳了林彪的建议,还作出了撤销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委的决定。张闻天根据 “少数服从多数”的原则,宣布了这一决定。 毛泽东回到住处,深为红军的前途担忧。一旦进攻打鼓新场,红军势必会遭到土城战役的结局,后果不堪设想。深夜,他决定再找周恩来最后争取一下。 周恩来后来回忆说:“但毛主席回家一想,还是不放心,觉得这样不对,半夜里提马灯又到我这里来,叫我把命令暂时晚一点发,还是想一想。我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见,一早再开会议把大家说服了。 ” 遵义会议决定,“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”。周恩来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,使毛泽东有了转机。 3月11日一早重新开会,周恩来“把大家说服了”,攻打打鼓新场的计划取消了,毛泽东也复职了。从毛泽东提出辞职到重新担任前敌司令部政委,没有超过24小时。 |
- 心情版
-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
- 查看心情排行>>
- [ 07-25]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和深刻启示
- [ 06-28]遵义会议前后:几个鲜为人知的决策细节
- [ 03-23]刘晶芳:遵义会议研究中若干争议问题
- [ 11-13]贵州遵义:创建农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
- [ 12-11]《红星》报:最早宣传遵义会议的报纸
- [ 10-14]遵义会议:我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典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