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美国大选中的“中国牌”
www.fjnet.cn?2012-10-18 10:46? 王鸿刚?来源: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
毫无意外,2012年的美国大选仍在玩“中国牌”。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在涉华议题上相互抹黑,大放狠话,再度陷入一场“谁对中国更强硬”的竞赛。“操纵人民币汇率”、“谋求不公平优势”、“抢走美国工作机会”、“威胁美国经济安全”、“外交独断强硬”等论调,让人听得耳膜生茧。 同以往历次大选类似的是,“中国”虽在此次大选中屡被提及,但既非核心话题,也非最终目标。无论是在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,还是在正副总统候选人的电视辩论中,关注焦点都是有关民生的内政细节和有关国家发展方向的宏观设想,提及中国的次数是相对有限的。这说明,从美国内政外交的整体看,中国迄今仍不是美国要应对的最紧迫、最要害问题。而且,美国政客们在提及中国的时候,往往另有所图,或者将涉华议题当成抹黑对手的“涂料”来用,或者是把中国当“垫脚石”,先将中国说成动机不纯、行为不端的“负面典型”,然后发誓对中国绝不手软,从而将自己立于道德高地。就此而言,中国大可对这些闲言碎语淡定处之。 不过,这次美国大选激辩中国议题,并非只是往届竞选过程的完全复制。大选程序依旧,但大选背景生变。其变有三:其一,当前美国的经济困境是几十年来最严重的。长期以来,通常是共和党主张自由贸易,民主党强调国内保护。而这次大选中,由于复苏经济鲜有良策,“保护主义”几乎成为两党共识。其二,中美之间经济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几十年来所未见的。在一些美国人看来,美国要复兴制造业,就必须对中国产品予以排挤;要重振竞争力,就必须对中国新能源、互联网等领域企业加强打压;中国大规模对美投资,也给美国带来安全担忧和心理不适。其三,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之深,也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。看对方不顺眼,对对方不放心,如何对对方再认识、再定位,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两国未来的政策取向和关系特征。 对此次美国大选炒作中国议题,我们还不能等闲视之。因为上述三方面的背景变化可能意味着,即便大选结束,美国也不会就此偃旗息鼓,而是继续采取歧视性和竞争性的对华经济政策。此次奥巴马为表明立场,不仅口头上不放松,而且还利用手中职权在打压中国方面做了不少“实事”,如对中国产品征收重税、否决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以及将中国企业告上WTO等。因此,既不能奢望此次美国大选会对中国经济利益毫发无伤,也难以期待新当选的美国总统会对中国改弦更张。中美之间的经济摩擦和竞争,恐怕会超越选举而成为常态。新的变化还可能意味着,即便大选结束,中美关系的政治互信也不会很快自动修复。那种认为大选之后的中美关系将柳暗花明、自动转好的想法,很可能靠不住。对此,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。 王鸿刚(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) |
- 心情版
-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
- 查看心情排行>>
- [ 10-17]中国式过马路与规则之下的规则
- [ 10-17]“中国式过马路”的标签化情绪
- [ 10-16]破解“中国式过马路”是一道社会管理题
- [ 10-16]“中国式过马路”不能单拿素质说事
- [ 10-16]对赴外劳工权益保护应前置
- [ 10-16]中国人急从何来
- [ 10-16]中国式过马路